新聞資訊
合肥宏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
緊盯PPP模式增量板塊 水處理新規或加速落地
發布時間:
2018-04-20
在過去的水處理PPP調控中,從來沒有一次調控政策密集發布程度接近“十二五”時期。在美麗中國和節能環保的決心下,調控在短期內取得了明顯效果。但每一輪扶持的經驗顯示,要保障水處理PPP市場的長期穩定運行,必須盡快建立調控長效機制。無疑,2018年將成為水處理PPP長效機制取得突破的關鍵一年。
過去的5年里,水處理PPP政策密集程度前所未有。2016年底,財政部下發《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》提出,在垃圾處理、污水處理等公共服務領域,各地新建項目要“強制”應用PPP模式。一年后,環保部公開表態,將加大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向PPP項目傾斜力度,結合環保部會同財政部正在做的項目儲備庫建設運行,優先支持PPP項目。緊接著,《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中央項目儲備庫項目清單》明確嫁接社會資本力量、拓展水處理工程投融資的PPP模式。
拓展投融資渠道、激發社會資本熱情不僅僅是水處理PPP調控政策的主基調,也將是長效機制的主基調,而這將指導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期內中國水處理PPP政策的基本走向。業內認為,短期內扶持政策不會放松,但會趨于強化,尤其對于新熱點板塊。就目前來看,調控政策下的水處理PPP市場呈現平穩積極發展走勢,這種政策基調在2018年不太會出現明顯濱化,潛在新熱點板塊的扶持將趨嚴、從優,調控的高壓仍將存在。
事實上,2017年水處理PPP市場已經成為各路資本爭奪的焦點。碧水源、啟迪桑德、北控水務、博天環境等行業巨頭,紛紛選擇以PPP合作模式進入水處理及水生態系統綜合服務,積極布局;中金環境、中聯重科、葛洲壩……各色傳統制造行業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。水處理企業與PPP模式對未來的把控不謀而合,兩者的有機結合將事半功倍。水處理項目的成功落地,需要水環境治理企業對行業的深度理解和持續耕耘,更需要PPP模式的新視角、新技術和新模式。
文章鏈接:中國環保在線 http://www.hbzhan.com/news/Detail/124109.html

在線留言